1、招生条件
考试报名法学硕士的考生需要具备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实质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考试报名法律硕士的需要具备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备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需要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需要工作三年以上。(从2025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考试报名法律硕士。)
这样来看,法律硕士的招生条件比法学硕士要宽泛一些,对符合肯定条件的同等学力非本科生考生也开了“绿灯”,这对于数目庞大的同等学力非本科生来讲是一次提高学历背景的好机会。
2、录取考试方法
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
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全国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一些重点院校,且考试试题由国家统一命题。
正由于这样,法学硕士考试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方面有时也会饱受病诟,偶有破坏公平角逐规则的情形出现,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没办法正常发挥。相较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对外校考生相对公平一些,这可能也是法律硕士考试报名愈加热点是什么原因之一吧。
3、考试模拟试题困难程度
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考试试题,以主观题为主,看重法学理论深度的挖掘。而法律硕士起源为英美,遵循美国法律人才培养原则,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原来的法律硕士是由本科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考录,题目倾向于实务,客观题比重较大,其试题较法学硕士试题困难程度相对较易。
然而,2025年以来开办的法律硕士(法学)专业,考生多为科班出身的法学本科,法律硕士(法学)的专业课考试试题也是以主观题为主,不只要测试学生的法律理论深度,而且也重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把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学硕士的考试试题风格集于一身,考试试题的困难程度系数丝毫不亚于法学硕士。
4、录取比率
法学硕士的录取比率,按每一个高校的考试报名程度不同而区别,一般在3:
1-10:
1之间徘徊;个别学校个别专业譬如北京大学的民商法硕士,其报录比一般在15:
1上下。
法律硕士因为引进于英美国家,是国内考研热点专业,特别是京沪重点大学的法律硕士,角逐极为激烈,一般起步比率在8:
1;更有甚者如北京大学的法律硕士(非法学),其报录比有时甚至在13:
1左右。
5、招生规模
法律硕士招生规模要多于法学硕士,而且这两年每个高校一直在缩减学硕人数,增加专硕人数。这就给不少人一个误解,以为法律硕士要比法学硕士容易考。实质并不是这样,大伙查查一些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比率就能了解。
入学中
1、教学培养方法
法学硕士采取导师制,每一个学生刚入学就会配置一名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可以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后者的时间较法律硕士少了很多。
法律硕士大部分不分专业,使用“双导师”制或教研组教学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实务为先,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但近些年,一些高校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方法上也开始变通,有的高校已经在研究生小学一年级开始分导师培养,主要教学老师即校内老师,校外导师仅仅在小学二年级做实践阶段的课程指导。还有的高校,已经将法律硕士分方向培养,一般在研究生小学二年级开始进行。
客观上来讲,法学硕士在导师配置上还是有肯定优势的,而且其小班化讲课更便捷老师因地制宜,促进师生互动。当然,法律硕士(法学)在某些高校已等同于法学硕士培养。
2、学费与奖学金比率
自2025年起,国内各大学将逐步进行奖学金改革,即逐步取消公费读研,改成自费念书,然后依据学生入学成绩进行奖学金评定。一般情况下,一等奖学金额度为当年学费。
法学硕士在此环境下也未曾幸免,但其优势是大多数高校奖学金为法学硕士设立,甚至个别仍在实行公费(主要为非985、211高校)的高校其照顾对象主如果法学硕士而非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一般是自费的,个别学校也给予其参加评定奖学金的资格,但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单项奖学金上给与其政策打折,有的学校甚至没任何奖学金。法律硕士的学费一般较高,越是名校的法律硕士,因其就业形势较好,一般也越花钱。
3、学制不同
法学硕士一般学习期限为3-4年,以3年较为容易见到。
法律硕士分为两种状况,法律硕士(非法学)一般学习期限为3年,而法律硕士(法学)一般学习期限一般有三种:2年,2.5年,3年。
从就业的角度来讲,当然是2年的要好,但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两年极为短暂。
毕业后
1、深造机会
法学硕士有保送读直博的名额,而法硕无此先例。
当然这两者都是可以考博的,假如你考本校的博士还是最好的,如此可以找我们的导师给联系一下,或者你导师正好也是博士生导师那就更好不过了。跨校考本身就非常难,若是法硕的话就更难,但不是没可能,只须你能叫你想考的导师了解你的法学功底非常深厚,那就增加了你成功的机率。
2、将来的就业背景、进步潜力
在网上有人觉得法学硕士的“含金量”高于法律硕士,此看法的依据有片面性。
在就业方面,法律硕士的就业范围要比法学硕士宽广,有时更受青睐,譬如本科小语种专业、建筑专业、金融等专业出身的法律硕士在面试的时候也更受一些红圈律所的喜爱。从一些名校法学院就业数据来看,和法学硕士相比,拥有跨专业背景的法律硕士就业水平大体上要略胜一筹。
不过,名校法学硕士的就业档次还是要高于一般院校的法律硕士。
在法律实务方面,任何具体的法律问题都是与有关专业紧密联系在一块,处置海量复杂法律问题不能离开其它专业常识,如诸涉及计算机、物理、生物、财务会计的等复杂理工科常识的案件,拥有跨专业背景的法律硕士在实务工作中更易发挥其专业优势。当然不排除某些法学硕士中的学霸,通过自学,对复杂的理工科常识有了深入的认知,不过要让一个从中学年代就读文科、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一直读法律的人毕业后再去研究涉及理工科的常识原理,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在法律教学和研究方面,读博士是必经的道路,法律硕士(非法学)因具备其他专业背景,在其研究范围可以结合专业特征,申请博士的时候,和法学硕士相比较并没劣势。比如,每年都有肯定比率的法律硕士考取北京大学的法学博士,不少优质的学术论文也都源于于法律硕士的手笔。
院校排名及推荐
更多院校学科评估排名在
https://souky.eol.cn/api/newapi/assess_result
法学里面的院校比较热点的是五院四系(五院:中国政法大学2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系:北大法学系、人大法学系、吉大法学系、武大法学系)。
五院四系中性价比比较高的是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性价比普通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华东政法。性价比比较低是中国政法和四系。一般给同学推荐211院校都推荐中南财经政法,推荐专业性强的就推荐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